• 儿童体检,不同年龄段都该查啥?超全的重点来了!

    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较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育重点和健康风险也不相同。儿童和青少年对自我健康的认知和表达又有局限性。因此,细致、有针对性的健康体检就显得十分重要。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体检都应该查啥呢?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牵头发布的《中国儿童健康体检专家共识(2022年版)》和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年版)》,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为大家提供以下建议。
    2023年06月04日
    0 0 0
  • 宝宝出生后应该打哪些疫苗,家长应该知道的十类疫苗知识

    长春长生因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被吉林省药监局开出了91亿元的创纪录天价罚单,惨重代价史无前例。 每一次疫苗事件出现,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因为疫苗真实的出现在我们身边,谁也不知道,下一次自己和家人、孩子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不过,问题疫苗毕竟还是少数,国家完善的疫苗批签发制度体系我们应该信赖。
    2023年06月04日
    0 0 0
  • 我的孩子怎么又尿床了?专家提醒:出现这些表现应警惕遗尿症

    “女儿5岁了,这两周天天尿床,之前不这样呀!” “儿子快7岁了,还总是尿床,真的快愁死了!” “我们12岁了还尿床,一晚上尿两回,饮料不敢喝,西瓜不敢吃,已经试过很多办法了,马上要上中学了,可怎么住校啊!”
    2023年05月31日
    0 0 0
  • 15岁女孩过度节食离世!神经性厌食有多可怕?

    身高165厘米的15岁女孩,送往医院时仅有24.8公斤,做检查的医生也表示感觉轻到“像抬一床被子”。神志不清的她在ICU抢救了20多天后无果,最终不幸离开人世。 15岁的她器官衰竭致死
    2023年05月31日
    0 0 0
  • 新冠二阳了,心脏病病人该注意什么?

    心脏病患者心脏负担的加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感染新冠后,一旦有发热发生,身体就成为了我们与病毒对抗的战场,所以对于“后勤”的要求也会明显增加。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更重。 我们熟知的“心衰加重”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感染,不管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因此,心脏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减少与病毒接触;倘若感染了病毒要尽快对症处理,不要让发热过高,发热过高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也会更重。
    2023年05月28日
    0 0 0
  • “二阳”症状是否严重,“二阳”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

    针对公众们普遍关心的“二阳”症状是否严重,“阳”的次数越多症状是否会越重,对身体的伤害是否越大?“二阳”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是否会留下后遗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
    2023年05月28日
    0 0 0
  • 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这样吃肉更健康吗?

    “我太胖了,我要减肥,我不吃肉了!”在门诊经常听减肥人士们说这句话。但是,不吃肉改吃素就真的可以减肥吗?能避免营养过剩吗? 我们一般吃肉多数是猪牛羊肉、鸡鸭鱼肉这些,都属于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含量普遍较高,其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食用后人体利用率高。但是有些肉却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3年05月26日
    0 0 0
  • 孩子为何总“吃手”?口腔医生提示家长要当心了

    “孩子总吃手该怎么办?”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家长咨询口腔科医生。也有些家长带孩子来看牙时,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孩子的手指甲都被咬秃了,十个手指端都有不同程度变形,出现胼胝甚至病理性弯曲,部分孩子的手部皮肤出现溃破和感染,牙齿的排列和面型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下家长非常焦急,不知该如何控制。接下来顺义妇儿医院口腔科任志明医生就来和家长朋友们聊聊这个话题。
    2023年05月26日
    0 0 0
  • 八种情况会引起呼吸困难,有这种表现要立即就医

    呼吸困难是很多疾病的突出临床表现,以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在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情况危急,严重者有窒息死亡的危险。 哪些原因会引起呼吸困难?
    2023年05月26日
    0 0 0
  • 孕期二阳怎么办?还能产检吗?产科专家来支招

    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超过这个时间,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但新冠毒株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距上波感染高峰还不到6个月,大多数人体内仍留存着一定数量的抗体。原则上,二次感染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症状会轻一些。尽管大多数人第二次感染症状较轻,但二阳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说到底,个人免疫力才是关键。
    2023年05月26日
    0 0 0
  • 嗓子疼别不当回事!这种嗓子疼也能要人命

    对于嗓子疼,很多人觉得去药店买点消炎药吃上就行,没什么大事。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种嗓子疼会要人命,它就是急性会厌炎,这个病大家千万不能忽视。
    2023年05月24日
    0 0 0
  • 皮肤病要治更要护!手把手教您三类问题皮肤如何护肤

    皮肤病不仅要用药治疗,更需要做好长期的日常皮肤护理。今年5月25日第十七个全国护肤日来临之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艳教授介绍,皮肤科医生不仅要着眼于疾病的治疗,更要关注患者科学护肤的问题,例如痤疮和湿疹的患者如何选择和使用护肤品来辅助治疗。因此,皮肤科医生在跟患者沟通的时候,不仅要开药治病,更要指导患者规范化护肤,辅助治疗、减少疾病复发。
    2023年05月24日
    0 0 0
  • 吃东西时突然不能说话?这个救命技能人人都要会

    儿童和老人是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的主要人群,异物卡在气管里会引起呛咳、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那该如何预防气管异物的发生?一旦发生,又该如何急救?
    2023年05月23日
    0 0 0
  • 孩子得了水痘怎么办?家长要及时做好这4件事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会导致全身性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等症状。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其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影响生活学习,重者会留下疤痕、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水痘的传染性极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两种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易感儿童接触患者后约90%都会发病,俗称“见面传”。因此在幼儿园、中小学等集体场所,水痘容易暴发流行。
    2023年05月23日
    0 0 0
  • 安静的时候胸痛,忙的时候没事,可能是“心病”

    一位老年朋友跟华子说自己胸痛,听到“胸痛”两个字,华子就赶紧劝他去医院,因为老年人胸痛很可能是心脏的原因,万一是心肌梗死,那就十分危险了。 不过在听他说了自己的症状后,华子就放下心了。他说是自己已经胸痛了几天,去医院检查过心电图和CT,结果什么都没有检查出来。而且胸痛主要在晚上安静的时候出现,在白天忙的时候就没有感觉。华子说,他很可能是“心病”。
    2023年05月22日
    0 0 0
  • 产后如何开奶、保存乳汁?这些妙招让新手妈妈不痛苦

    孩子出生后给全家带来的是喜悦,随后的喂养问题让很多妈妈们手足无措。其实宝宝出生后,是自带“口粮”来到这个世界的,即母乳。国家卫生部也在《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材》中指出,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可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产后一小时内即开始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至宝宝6个月,之后添加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宝宝家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我们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供准妈妈们参考。
    2023年05月22日
    0 0 0
  • 近九成国人有肠道问题!久坐、熬夜、不良饮食或是诱因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里面聚集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也叫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人体至关重要,平衡一旦被打破,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当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肠道健康的问题。移动医患交流平台春雨医生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有关肠道健康的问诊量达到2656.8万,同比2021年增长率达到45.7%。
    2023年05月20日
    0 0 0
  • 产后如何开奶、保存乳汁?这些妙招让新手妈妈不痛苦

    孩子出生后给全家带来的是喜悦,随后的喂养问题让很多妈妈们手足无措。其实宝宝出生后,是自带“口粮”来到这个世界的,即母乳。国家卫生部也在《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材》中指出,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可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产后一小时内即开始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至宝宝6个月,之后添加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宝宝家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今天(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我们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供准妈妈们参考。
    2023年05月20日
    0 0 0
  • 7-24月龄婴幼儿辅食攻略,看这篇就够了

    半岁后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了,由于他们的消化系统尚不完善,所以添加的食物种类、性状都各有不同。很多新手家长不知道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如何科学喂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7-24月龄宝宝喂养的那些事儿。
    2023年05月19日
    0 0 0
  • 国家卫健委权威解答:“二阳”是否增多?疫情形势会变化吗?如何科学防护?

    近日,网络上关于“二阳”的声音引发关注,有报道称部分城市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二阳”病例是否增多?再感染风险有多大?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如何做好科学防护?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多位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2023年05月19日
    0 0 0